一.找对象和面试混为一谈
28岁的小西,最近在家人的安排下,开始相亲了。
这不,周末逛街的时候,我一脸八卦地问她,感觉如何,有没遇到中意的。
她却告诉我,自己实在是太累了。
问其原因。
她愤懑地吐槽:你都不知道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什么?在我爸妈的安排下,我以一天两个的相亲频率,眼睛都要看花了。
我很震惊,这么多,就没一个中意的吗?
小西垂头丧气地表示:没有啊!要么长相歪瓜裂枣,要么穿着邋遢,质量参差不齐,我都不想说话。花啊,你说怎么找个合适的对象就这么难啊!
我继续问:那你是怎么确定他们不适合的呢?
小西理所当然地说:别人不是说,找对象就像HR面试吗?那些相亲对象,大多数我看第一眼就不喜欢了,更别提后面了,就算有聊天的,也是聊了上文没下文,我真的觉得他们不适合我。
这下轮到我一脸懵逼了,是谁说,找对象和面试是一回事了?
可怕的是,不止小西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,很多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,把找对象当成是面试了。
最典型的,就是那些喜欢在聊天应用上找对象的人。
他们注册了那么多app,有那么多的选择,为什么依旧还是单身呢?
很大一部分原因,是因为他们把找对象当做了面试的过程,他们不会尝试接触这个人到底适不适合自己,反倒只凭对方一张单薄的自我介绍来判定对方适不适合自己。
以至于,一旦对方的资料上,出现了自己不喜欢的条件,就会很轻易被pass。
是不是像极了公司HR在网上筛选简历,HR招人,看到勉强适合的还会先约来公司,再看看合不合适。
你呢?连见都不见,根据条件直接就把人给pass了。
且不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,再说了,完美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,于是你就陷入了,谁也看不上,谁也看不上的死循环。
再者,对你而言,把找对象当成面试或许能提高你的效率,但对被面试的人来说,感觉就不是那么愉快了。
之前后台就有个男生找我吐槽自己的相亲对象。
他说自己一开始对对方印象还挺好的,长相甜美,说话也温温柔柔,结果来往了几次之后,就好感全无了。
原因是女生一直将自己置于高地,对男生咄咄逼问:
第一次见面吃饭,女生就在席间不停追问男生各种问题,包括学历,职业,具体收入,毕业院校等等。
出于礼貌,男生也都一一回答了。
第二次见面是逛街,整个逛街过程,女生都在有意无意地问男生关于他家庭成员的具体信息,同样也是详细到职业,具体收入等等。
两次下来,男生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,总感觉女生在探听自己的隐私,还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那种,而她却对自身的情况避而不谈。
最后,男生表示自己心甚累,默默断绝了联系。
很多人总把找对象当成是一场HR与面试者的交流,仅凭第一眼的感觉或几句对话,就轻易判定要不要录用对方。
殊不知,真正的面试都是双向选择的,公司在面试你的同时,你也在面试公司,你和公司是平等的关系。
那种单向选择,一方高高在上地审视对方,全凭自己决定要不要录用对方的公司一般都是太自以为是了,能力高者会觉得自己不受尊重,即使过了面试也不愿进,最后公司招到的只能是能力低者。
同样,找对象也如此,两个人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平等的,双方的意愿都很重要,缺一不可。
既然是平等的,那将自己置于高地,趾高气扬地盘问对方,就是一种变相的不平等。
面对你这种高人一等的态度,与你平配的人,都会因为受不了你,而放弃你。
另外,我想说找对象虽然和面试有相通之处,但还是和面试有不同的。
面试更看重的是能力,性格和人品并不能马上判别,但找对象不一样,找对象更看重人品与性格,而这些,恰恰是需要你慢慢去认真了解的。
除此之外,那些口口声声把找对象当成面试的人,也只把面试学了个皮毛。
人家面试结束后,好歹还有三个月的试用期,在这段时间里,双方都能考虑彼此究竟合不合适。
可是他们呢,却连一丁点时间都不愿意给对方,只见过一次面,或者简单地聊过几句,就把对方pass了。
这样的方法,别说找对象,就算招人,也是根本招不到人的。
毕竟一边嚷嚷着要招人,一边却连试一试的机会都不给人家,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?
我们听到过的各种关于单身的理由:“圈子太小”“性格内向”“不会说话”等等等等。
可是只有当你深入了解才发现,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,圈子太小也总有人介绍;性格再内向,基本的招呼也是会打的;再不会说话,问个好总是会的。
他们真正缺的,是敢于试一试的勇气,和试完之后做选择的决心。
苏格拉底让弟子找麦穗,虽然弟子都没有找到麦穗,但至少都出发努力去找了,只是过程中忽略了身边的美好,才没找到。
而那些天天嚷着找不到对象,却从不敢轻易尝试,在原地不动的人,其实从一开始就输了。
我一直强调,找对象是没有捷径的,你只有花时间和花金钱,才有机会。
但今天,我想补充一点,就是在花时间和花金钱之前,你要先勇于给自己一个机会,也给对方一个机会。
只有这样,你才能有机会花时间和花金钱,否则你连想花的对象都找不到。
上一篇:缘分始于一场活动